新华社连续发文反思禽流感再袭

新华社连续发文反思禽流感再袭

4月9日,浙江省杭州市,患者申屠某被转送到浙大一院负压病房治疗。浙江省卫生厅9日通报,申屠某(男,79岁)属危重,医院正在全力救治中。图/ic
○为何非典之后我国防疫仍存“短板”?防疫建设针对人感染,畜禽防疫薄弱○为什么我国成禽流感“重灾区”之一?“过密化”饲养成传播病毒重大隐患○为何大城市成新兴病毒“易感区”?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生物链怪异变化
据新华社电 自3月31日通报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以来,我国感染者人数不断增加。经历了非典考验,为什么我国防疫体系依然存“短板”?为什么我国成禽流感“重灾区”之一?为什么大城市成新兴病毒“易感区”?新华社连续3天发文反思禽流感再袭。
4月9日新华社发表题为《狙击禽流感,“防线”进步但非“高枕无忧”》的文章,提出应注意目前我国的防疫体系建设还主要针对的是人感染疫病以后的阶段,源头畜禽防疫环节仍较薄弱。
8日新华社发表的《“新兴病毒”频现大城市成“易感区”》一文中,专家认为,环境破坏、生态恶化等多种原因,加速了sars、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出现。
7日发表的《高密度养殖成病毒滋生“温床”?》一文反思:禽流感频频“光顾”我国,虽然原因尚迷雾重重,但密度高、卫生差的家禽业养殖现状,已然成为病毒滋生的“温床”。阻击禽流感,必须从养殖源头做起。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被严重“边缘化”
过去30多年,有几十种致命的新病原体产生,医学上称之为“新兴病毒”,埃博拉病毒、拉沙病毒、汉坦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尼帕病毒,以及近年出现的sars病毒和h5n1禽流感病毒都属于此类。
多位专家认为,生态失衡、环境恶化,使生物链发生怪异变化,旧的病毒不断变异,新的病毒悄然出现。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上海生态学会顾问徐宏发教授指出,自然源疾病频频“关照”人类,根源在于我们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规则”,才会受到自然的报复和病毒的反噬。
sars最早出现在广东,这一轮禽流感发端于长三角地区,近年来一些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成为“新兴病毒”的“易感区”。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说,人迅速涌进大城市,密集度过高给环境造成更重的负担。先污染后治理、重经济轻环保的发展路径,让生态文明建设被严重“边缘化”。“红色的热岛效应、灰色的雾霾效应、杂色的垃圾效应,使我国生态环境恶化陷入刺眼的‘多色’。”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院士指出。
“过密化”饲养成重大安全隐患
据不完全统计,禽流感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大范围发生,在全世界已经有十多次,我国更成为“重灾区”之一。
部分专家认为,这与我国现有禽畜高密度的养殖环境、不科学的运输手段等分不开。产业发展速度过快,而饲养管理、财力物力、科技等水平没有跟上,不少地方的养殖业仍处在“原始阶段”。
“禽流感从动物之间传播,变成能传染给人并造成严重危害,人类饲养方式值得反思。”上海生态学会顾问徐宏发说,狭小的空间里动辄养殖成千上万甚至十几万只家禽,大大增加了病毒、细菌的传染风险,变异速度也有可能加快。中国兽药协会副秘书长王忠强表示:“超过一定规模后,密度每增加一倍,感染疫病的风险要增加六倍。”王忠强认为,规模化和集约化不是简单地“集中化”。现在一些养殖小区没有按照标准建设,布局小、散、乱,卫生条件不达标,带来的只有风险。
“活禽进城,宰杀简陋、随意也埋下隐患。禽流感问题反复出现,人口密集区域的人禽接触需引起重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说,应提升家禽运输、销售和宰杀的环境要求。
防疫主要针对人感染,畜禽防疫薄弱江苏海安县曲塘镇畜牧防疫站站长陈健说,一些养殖户对疫病缺乏防控和发现的设备、能力和条件,“散户多,常常一个工作人员要负责几百家养殖户,很难起到实际作用。”
专家认为,应该加快弥补薄弱环节,杜绝“轻防重治”和“突击免疫”。
另外,此次疫情中,信息共享和部门联动仍然是困扰疫病防治的短板之一。专家认为,农业部门管禽类养殖,工商部门管活禽市场,林业部门负责野生动物监测,容易造成部门之间联动不足。对于疫情公开,在科学全面、有针对性、通俗易懂等方面都还有待改进。
非典之后,“重治疗、轻防疫”的观念被改变,包括疾控网络、疫情监测网络等在内的防疫体系建设得到前所未有重视和推进,过去疫情发生时我们曾付出的惨痛代价换来了这些进步。
但也应注意到,目前的防疫体系建设还主要针对的是人感染疫病以后的阶段,源头畜禽防疫环节仍较薄弱。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地方的基层动物防疫处于“缺人手、缺设备、缺经费”的“三缺”囧境,甚至是名存实亡的“空壳站”。

新华社评论员:凝聚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

但震不垮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坚强人民;灾难可以夺走亲人生命,但割不断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同胞深情。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灾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我们坚信,在中国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国际社会有力支持和帮助下,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一定能战胜自然灾害,重建灾区美好家园。”习近平主席在感谢国际社会对中国抗震救灾的慰问支持时的宣示,表达了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战胜灾害的信心和勇气,彰显出一个伟大国家和民族面对灾难的坚韧与顽强。
透过震区记者的镜头,我们感同身受灾区群众失去家人的悲恸,也感受着“地震宝宝”在妈妈怀中安然入睡的温馨,看到了帐篷里受灾群众忧虑却又充满希望的眼神。虽然家园瞬间化为瓦砾,但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援助下,灾区人民一定会从这里走向美好的未来。希望从未离我们而去,希望正在废墟上升起。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快速发展的中国,是全体中国人的坚强后盾。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是抗震救灾的有力保障,是中国人民面对任何灾难与挑战充满信心的底气所在。我们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有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再大的难处除以13亿,都不会不可逾越;再严峻的挑战,在强大的制度力量面前总能被有效化解。团结奋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中国人民,有信心也有力量战胜严重灾害、重建更美家园。
物质是精神的基础,精神是物质的升华。改革开放的中国,不仅创造出世界惊叹的物质财富,也锻造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伟大民族精神注入时代元素和新鲜活力。当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的自信、自尊、自强激发出每一个中国人用辛勤汗水和智慧创造改变命运的豪情壮志。从不向命运低头的中国人民,必将在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领下,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明天。
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1804个日日夜夜,是抚平灾难创伤的疗治时间,也是累积抗灾经验的重要过程。从怎样科学搜救挽回更多生命,到怎样统筹协调部署救援力量,从如何高效安置群众到恢复灾区生活,再到如何合理规划重建提高抗灾能力……一系列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具体问题在实践中得以解答。一次次灾难的洗礼,砥砺着民族意志,也提升着抗灾能力。中华民族就是在一次次应对挑战、战胜困难中不断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
多难以固邦国,殷忧以启圣明。目前,72小时黄金救援还在继续。不弃不离,灾区各项救援工作都在更加紧张而有序地进行。芦山地震,一定会见证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迸发出战胜灾难的磅礴力量,镌刻下中华民族坚韧、刚毅、坚强、果敢的巍峨丰碑。


声明: 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 新华社连续发文反思禽流感再袭 发布于2024-05-06 09: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