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饮食增酸减苦 推荐6款食疗

立夏饮食增酸减苦 推荐6款食疗

立夏时节,时值乾卦,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于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应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平时可饮用一些养生粥或其他养生药膳:
益气养心粥
太子参30克,山药30克,莲子30克,粳米200克。将太子参、山药、莲子、粳米洗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同煮至米烂粥成,温热服食,有健脾益气、养阴清心的功效。
黄鳝饭
黄鳝150克,生姜汁10毫升,粳米500克,精盐、花生油各适量。将黄鳝宰杀,去内脏,去骨,洗净后切成片,放碟内,以生姜汁、精盐、花生油拌匀。将淘洗干净的粳米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待水分减少一半后,放黄鳝于饭上,继续煮至饭熟即成。有补益肝肾、调中健胃的功效。
生脉饮
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煎水当茶饮,老少皆宜,可益气养阴,是汗出较多的夏季最佳饮品。另外,还可配合药膳进行调养。

夏季饮食养生,增酸减苦补肾助肝

每到夏季,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降低,且易出现乏力倦怠、胃脘不舒等症状,有的发生胃肠道疾患。因此,炎热季节必须讲究饮食调节,采取相应的对策。中医认为,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长夏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脾胃是后天之本,人若先天不足,可通过后天食养补之。炎夏来临,清热消暑的同时,还要吃对东西,以免伤了脾肺之气。按照中医养生学理论,此时肝气已渐弱,脾脏正旺,饮食养生宜减苦增酸,少食肥腻食品,补肝助肾。
养心神:增静减怒
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通应。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立夏后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受情绪起伏及气候外感因素的影响,发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立夏后养心是第一要务。养心要做到戒躁戒怒,静养身心,保持内心安静、情志开怀,以降心火。
养胃气:增稀减肉
立夏后常因气候燥热而食欲不振,其实这是因为湿热蕴积在内,肠胃缺乏运化动力的反映。调养胃气,让胃口这个吸收营养的加油站动力十足,才更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胃喜潮湿,因此多吃稀食是顺应胃气的重要方法。早晚喝些大米或薏米粥。体质弱的人还可以增加一些红枣或者生姜。这样既有助于生津止渴,还能帮助滋养胃阳。肉类与油腻性食物则是阻碍肠胃消化的绊脚石,在保证每日所需的基本蛋白质以外,最好减少肉类的摄入。
护脾气:减苦少甜,增酸减凉
1. 减苦少甜
唐代药王孙思邈曾把饮食与季节的变化联系起来,根据季节的不同和身体的营养需要,将平日里的一日三餐转变了一种养生健身的方式。他在《千金要方》中就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减苦增辛,即少食苦味,多进辛味。中医五行学认为,夏时心火当令,而苦味食物尽管有清热泻火、定喘泻下等功用,却会助心气而制肺气,因此不建议夏季多吃,以免心火过旺。甜味摄入过多会生湿生痰并且影响食欲,夏季气候潮湿闷热,人体本来就容易生湿,过食甜味更助湿热,导致胃胀不想吃东西,所以夏季不宜过食甜味。

秋冬吃什么养胃少辛增酸忌寒凉

秋冬交替是养生最关键的时候,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冬季,此时就应该为身体储存足够的能量来抵御严寒的冬天。所以,秋天就要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这样就会避免燥邪的伤害。尽量少吃一些辛辣寒凉的食物,多吃一些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
秋天少吃辛辣寒凉食物,主要是为了避免燥气。而多吃酸性食物,可以帮助生津止渴,但要适量,过量食用酸性食物也会损害身体健康。
许多人以为酸梅就是酸性食物,食用后可以止渴。其实,酸梅是碱性食物,过量食用的话,会影响肠胃道消化功能,容易引起溃疡,如果天气变冷的话,患溃疡的几率就会更大。
秋天多吃一些对脾胃有保健、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沙拉等凉性食物。专家提示,秋天的阳气渐收,阴气慢慢上升,所以不适合吃过量的阴寒性食物。比如,生的蔬菜最好焯一下再食用,这样对脾胃才有益。
此外,秋天应避免食用大量的瓜果。因为,秋天的瓜果容易损害肠胃功能,比如西瓜和香瓜等,尽量多吃一些梨、苹果、柿子、柑桔、葡萄和龙眼等水果。


声明: 有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配合处理!

原文地址: 立夏饮食增酸减苦 推荐6款食疗 发布于2024-04-23 13:57:06